威9国际网站入口开奖结果计划群|威9国际网站入口【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科创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相关银行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内部评估试点工作,试点拟在北京、苏州、浙江、山东、湖北、广东、深圳、四川等省市的分支机构开展。这意味着,此前只有部分银行有能力使用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有望在更多的金融机构推广,覆盖数量更多的科创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微科创企业。
科创企业往往具有轻资产、高风险的特点,缺乏担保资金和抵质押物,与银行传统的信贷模式不匹配。同时,科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研发资金投入大、技术转化周期长等问题。当前,绝大多数银行的科创金融产品本质上仍依赖于传统信贷模式,对于大量科技创新企业信贷融资存在不敢贷、不愿贷的情况。实践中,金融机构对于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应用依然存在一定阻碍,现有产品仍以短期为主,缺乏针对科创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产品。
科创企业发展离不开融资支持,需要更多的金融创新产品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科创企业信用,打通企业缺乏足额抵押物或抵押物不足的融资堵点。目前,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交易、科创数据共享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持续推进,有关部门应更好协同发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要鼓励银行、科研院校和市场专业机构进一步加强合作,破解科技企业融资中遇到的各类难点。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不断催化出一些新业态和新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金融服务的深度、广度、精细度均有较大提升空间。银行应继续提升专业能力,打造更为专业的人才队伍,及时更新科技领域相关服务的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同时,从制度创新入手,革新传统的信贷准入模式,利用更丰富的数据对科创企业实现精准画像,提高融资服务能力。
要加强顶层设计,汇聚整合各方面资源,完善配套机制保障,做好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服务,满足科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打造更完善的科创金融服务生态。
此次,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银行“边试点、边优化、边总结”,结合试点的实际效果对评估方法进行分析、验证。同时,明确提出健全试点工作内部尽职免责机制,对经办人员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办理过程中已经尽职履责的,实行免责。一系列创新举措的推出,体现出了强化科技型企业金融支持的鲜明监管导向。期待银行通过试点工作实现“以点带面”,打通科技企业融资堵点,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领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编辑:梁异】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培章14日表示,截至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并形成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化机构等多元参与的公共服务工作格局。
新闻发布会现场。国家知识产权局 供图
国家知识产权局当天在北京举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最新印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王培章介绍相关情况时作上述表示。
王培章指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既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印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目的就是实现政策普惠公平、服务普惠可及、数据普惠开放,促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覆盖更广、效能更高、服务更好、体验更优,“让想创新的人有公开便捷的路径找到公共服务,让能创新的人有公平均等的机会享受到公共服务的政策红利”。
他说,该实施方案明确五方面重点工作内容:一是推进服务主体更加多元。二是推进服务供给更加均等。三是推进服务领域更加多样。四是推进数字化支撑更加扎实。五是推进服务人才更加专业。
王培章还透露,国家知识产权局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数据开放,自2014年开放专利基础数据以来,于2018、2021年陆续开放了商标基础数据以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基础数据。2023年新增开放4种地理标志数据,数据开放种类增加至59种,基本实现知识产权基础数据的应开放尽开放。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副局长李昶回答媒体相关提问说,商标业务受理窗口自2016年7月试点以来,已累计批准设立336个商标业务受理窗口。截至2023年8月,各窗口累计受理各类商标申请165万余件,办理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1.69万件,融资金额约3631.98亿元人民币。目前,全国31个省份已设立33个综合业务受理窗口,可同时受理商标和专利申请。(完)